大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4-02-20 00:02:14
大班语言教案15篇

大班语言教案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语言教案1

活动背景:

我们即将要开展的艺术主题活动《冬天》,我们要让孩子感受到冬天的美。因为大班孩子对冬天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我们想通过这首散文诗《冬天》帮助幼儿将已有经验梳理,并进行提升。我们想让孩子们了解,冬天也是美的。因此,这首散文诗能够起到对主题内容的引领作用。所以,我们选择研究这个活动,并将这个活动放在主题一开始进行实施。

一、研后的调整与反思:

1、这个活动环节很清晰的,想从词语入手,再到句子,一步步帮助幼儿欣赏、理解散文。

2、孩子对于词语的理解还是陌生的。词语来源于句子,因此,幼儿不能单独说出词语。所以,建议教师还是以欣赏,理解句子为主,句子中的词语,可以由教师帮助幼儿提炼。

3、这个活动的环节感觉是在以教师为中心,总是由教师引领着孩子来一步步欣赏散文,感受冬天的各种美。因此建议,将活动环节进行修改,以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引领孩子在生活中发现美,并逐渐学习用美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看到的冬天。

二、研后的调整反思:

1、活动目标定的过于简单,并不能突出这篇散文的特点,建议进行修改。

2、教师在引导幼儿关注固定句式时的指导语,运用的不够妥当。建议修改的更为童趣一些,便于幼儿理解。

3、第二环节,教师在引导幼儿观察冬天的特征时,可稍稍铺开一些,让幼儿了解更多关于冬天的特征。比如:虫子冬眠,可问问还有什么动物也在冬天冬眠。

4、虫子感觉不美,建议换成青蛙冬眠,更为清楚。

附散文诗《冬天》三研案例:

(一)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中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冬天的美与趣。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用散文诗中的句式来进行仿编。

(二)、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

(三)、活动过程

1、导入:说说孩子印象中的冬天

2、借助图片,了解冬天的特征,感受冬天的美。

3、欣赏散文

教师播放课件,配乐朗诵散文诗。

4、师幼一起配乐朗诵散文。

5、创编固定句式

6、延伸:

活动反思:

这首散文诗本身是美的。所有的艺术教学活动都源于幼儿对美的欣赏与感受。我们运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孩子欣赏感受这首散文诗的美。有图示法在欣赏散文之前出示。我们将散文中的内容化成几个小图集中在一个大画面里。让孩子自主的选择图片,在这样看看,说说的过程中,教师帮助幼儿提炼一些词语、句子,自然引出散文的内容。这样能够让孩子感受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在欣赏散文之后出示。让孩子说散文内容,再配合孩子说的出示相应图片,能够起到提醒,帮助幼儿加深记忆的作用。音乐烘托法,这首散文的感情色调其实是有些区别的,前半部分感觉比较抒情,后半部分比较活泼,因此,我们选择了两段不同的音乐对散文诗进行烘托。让孩子能够多感官的享受这首散文诗的美。动作辅助法,散文中出现的`一些词语,像雪花纷纷的飘,腊梅花挺立在风雪中。可能幼儿理解起来会有困难。因此,我们让幼儿做相应的动作来帮助幼儿理解词语。帮助幼儿进一步感受散文诗的美。

还需要调整的地方:幼儿了解了散文句子本身的美是不够的,还需要用美的形式进行表现出来。因此教师可以有目的让幼儿关注教师的语气、语态的变化,在自己朗诵时加上适当的语气变化。教师还要多关注幼儿,及时发现个别语言表达特别美的幼儿,让他们个别呈现,使幼儿同伴之间能相互影响,进一步呈现散文的美。

大班语言教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故事,感知理解故事中人物交换物品的基本内容。

2.借助图片线索,感知和讲述老奶奶用一篮子梅子最终换得一篮子花生的过程。

3.感知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关心的快乐,愿意用相应的语言进行表达.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花生糕》。

2.教学挂图:《花生糕》。

3.将教学挂图剪成小图片,参考活动过程中的《花生糕》故事线索图。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花生糕。

1.教师:小朋友,你吃过花生糕吗?你知道花生糕是用什么做的吗?

2.教师:从前有一个老奶奶,想用花生做糕,当点心吃。她家里有许多面粉,又有许多白糖,但是一粒花生也没有。在她家的花园里,种了许多梅树,梅树上结了许多梅子,但是梅子不是花生,不能做糕吃。她就采了一篮子梅子,出门去换花生。老奶奶换到花生了吗?她是怎么换到花生的?

(二) 阅读幼儿操作材料《花生糕》,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

1.幼儿自主阅读故事,并与同伴交流,说说老奶奶遇到了谁,她将自己种的`梅子给了谁,得到了哪些东西,又送给了哪些需要的人、

2.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表达和交流。

3.教师带领幼儿边阅读幼儿操作材料边讲述故事《花生糕》。

(三)借用提问,帮助幼儿梳理线索,感知故事情节的发展。

1.教师提问:老奶奶第一个遇到了谁?她是怎样做的?她得到了什么?后来又遇到了谁?她又是怎样做的?如此这般,引导幼儿讲述,并根据幼儿的讲述梳理出线索图,例如:

老奶奶 女人 一男一女 小姑娘和她妈妈、哥哥 老头儿 老奶奶

梅子 棉花 山茶花 小狗 花生 花生糕

2.引导幼儿观察换花生的线索图,鼓励幼儿跟着教师一起讲述老奶奶一次次将自己的东西送给别人,最终得到了自己需要的花生,做成了香香的花生糕。

(四)围绕故事讨论,懂得关心和帮助别人,你也会从别人那里得到尊重、关心和快乐。

1.教师:老奶奶想要做花生糕,可是她没有花生,她是怎样做的?

2.教师:老奶奶把自己种的梅子送给别人,还把别人送给她的东西又送给了她认为需要的人,拿到东西的人开心吗?老奶奶开心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3.鼓励幼儿用故事中的语言讲述,例如:快活、嘻嘻地笑、欢喜、很好很好、说“谢谢”等语言。

4.教师小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老奶奶关心别人,最终她也从别人那里得到了快乐。你关心和帮助别人,别人也会关心和帮助你,帮助别人,你会觉得快乐,被关心的人会更快乐!

(五)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自己关心或帮助他人的故事。

1.教师:你想做关心别人的好孩子吗?你做过什么好事?你感觉怎样?

2.教师:你得到过谁的关心和帮助,你觉得快乐吗?你想怎样回报别人呢?

……此处隐藏8680个字……、直观表达法、激发法、辨别法。

活动过程

1.了解夏天的景象及天气特征。

让幼儿自由表述夏天的特征。教师指导语: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有什么感觉?小动物、植物和天气又会是什么样子?

2.幼儿根据图片自编诗歌。

教师指导语:还记得前几天我们去找夏天吗?现在你们每个人都有一些图片,请你们用好听的话将它们编在一起。幼儿自由粘贴有关夏天的图片。打开实物投影机,请部分幼儿编排讲述。

3.欣赏散文诗并进行比较。

肯定幼儿的创编成果。请幼儿对比和欣赏散文诗《夏天》并提出问题:这首散文诗和你们编的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它是怎样说夏天的?与录像带结合再次欣赏。

4.活动延伸 学习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出示字卡,进行识字教育,用图片制成小书《夏天》,进行创编活动。

各领域渗透

1.科学:云、闪电、雷、雨的形成;科学实验:缺水的花草等。

2.艺术:画夏天、歌曲《夏天的雷雨》。

3.健康:夏天到了应该怎样保护自己,学游泳。

生活中渗透 户外散步时让幼儿感受和讲述夏天的气息。

环境中渗透 环境布置:夏天到了。

活动评价。

活动反思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有意识地让朗读水平一般的后进生,跟班里读书读得好的学生读课文比试,领读词语比试,从而让其经历一次特殊的课堂体验。在这个过程中,不光有老师的鼓励和肯定,更有同学的真挚的评价和掌声,这是最为自然和反普归真的。课堂生命的活力,就是这样在老师与同学、同学与同学之间,跳跃着、涌动着,并激起新一层的浪花。

大班语言教案1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2、感受大树无私奉献的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种快乐。

3、体会亲人朋友的关爱之情。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云淡风轻》钢琴曲。

2、自制“爱心树”一棵。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借助园内楼梯口所画的“爱心树”导入话题

二、活动进行

1、播放背景音乐《云淡风轻》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内容,幼儿认真聆听。

2、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幼儿通过观看绘本图片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3、教师提问:

(1)故事中出现了谁?

(2)大树每次给予之后,它的心情是怎样的?

(3)在你身边有没有这样“一棵树”深深地爱着我们?

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心中的那颗“爱心树”从中体会亲人朋友对自己的爱。

三、回馈亲人朋友的爱

出示自制“爱心树”让幼儿每人上来取下一片用爱心做成地叶子将自己最想说的`话,悄悄的告诉叶子,并将其送给自己最爱的人,表达自己的爱意!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通过背景音乐的渲染,让幼儿充分体会了大树的忧伤与快乐,体会到亲人朋友无私的爱,但由于故事本身有一丝丝暖暖的哀伤,所以这个气氛不是那么活跃!

大班语言教案14

活动目标

1 激发幼儿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 在给诗配画的基础上理解古诗的内容,感受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能有感情的朗诵。

3 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庐山瀑布景色的感受和对古诗的理解。

4 发展幼儿空间辨别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5 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 幼儿有感情朗读古诗。

2 理解古诗内容,感受古诗意境。

3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活动准备

配合古诗意境的音乐、图片,自制贴图画。

活动过程

一、观看图片,自由表达欣赏的感受

观看的.图片是什么风景?喜欢这些吗?看到这些图片有什么感觉?

用完整、连贯的话来表达,根据幼儿的回答,语言表达经验丰富相关的词语。

二、欣赏、理解古诗,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并且知道大自然之魅力。

1)边欣赏图片边倾听老师有感情的朗诵古诗。

2)讨论:听了这首古诗有什么感觉?

指导:这首古诗中说了什么?哪些地方你听懂了?哪些地方还是不明白?

三、再次欣赏古诗,理解古诗所表达的含义。

采用互助的形式让幼儿理解字、词、及古诗的含义。

(1)生生互动

幼儿互相讲解,让幼儿都可能浅显的听懂、理解。

(2)师生互动

1)听取幼儿理解的情况下,帮助幼儿详细解释不懂之处,让幼儿更清楚的明白。

2)自制贴图画,请幼儿完成图画。

四、尝试随着音乐欣赏图片,朗读古诗。

通过感受音乐和图片的相结合使幼儿更好的感受古诗之中的美景。

1)欣赏音乐

2)随着音乐朗读古诗。(模仿古人学堂念书)

五、绘画《望庐山瀑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幼儿自由发挥,描绘出庐山瀑布美景。

教学反思

当我上完这节课时,我觉得有些不足之处,在孩子们提起对古诗的朗读兴趣时,没有很好的反复朗读练习。在使用贴图画时,有些局限了孩子的想法,应该大胆的让孩子自由的发挥,开拓他们的思维、想象力、创造力。

如果重新上这节课,我会让孩子们自由的发挥,让他们有无限的空间去开拓思维,创造自己心中的美图。让他们对古诗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小百科:庐山,又名匡山、匡庐,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介于东经115°52′—116°8′,北纬29°26′—29°41′之间。东偎婺源、鄱阳湖,南靠滕王阁,西邻京九铁路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长约25千米,宽约10千米,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块段山。

大班语言教案15

活动目标:

1、幼儿能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展开想象,尝试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2、理解相关动词的正确使用。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演示课件)

二、根据故事情节,展开想象,解决问题。

1、讨论:水果很多,吃不完,怎么办呢?

2、理解动词:挑

3、讨论:怎么帮小熊卖水果?

(1)为什么没有小动物来买水果?

(2)有什么好办法让小动物知道呢?(幼儿自由讨论)

4、根据故事情节理解动词“抱”“拎”“卷”“抬”

(1)小兔买水果“抱”回家。

(2)小猫买水果“拎”回家。

(3)大象买水果“卷”回家。

(4)小老鼠买水果“抬”回家。

5、讨论:卖剩的.水果怎样拿回家?

三、幼儿随音乐做动作,体验成功的喜悦。

《大班语言教案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